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范仲淹简要生平事迹

59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世称“范文正公”,其生平事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早年经历与苦读求学

家世变故: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随继父迁至长山(今山东诸城),后改名朱说。

刻苦读书:因家境贫寒,常以两升小米煮粥,隔夜切块充饥,冬日冷水洗脸、稀粥度日,最终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

二、政治生涯与改革实践

初入仕途: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等职,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

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任枢密副使,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改革建议,但因保守势力反对失败,后自请出京。

三、军事成就与边防贡献

平定西夏叛乱:宋夏战争期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

戍边御敌:主张加强西北边防,改革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

四、文学成就与思想影响

代表作:《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传世,展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育贡献:在应天府执教应天书院,培养大批人才。

五、晚年与逝世

病逝颍州:皇祐四年(1052年)病逝于颍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

后世尊崇:累赠太师、中书令等职,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成为千古文臣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