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绰号主要来源于其性格特征、行为事迹或历史评价,以下为整理后的主要绰号分类:
一、核心人物绰号
诸葛亮 - 卧龙:
喻指未觉醒的龙,象征其隐居隆中、潜藏的才能
- 凤雏:与卧龙齐名,指庞统,象征未成年的凤凰
- 武圣:蜀国五虎上将之首,被毛宗岗评为“义绝”
庞统 - 凤雏:
喻指未成年的凤凰,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司马懿
- 冢虎: 盘伏于石冢的猛虎,象征隐忍待发的战略家 关羽
- 美髯公: 因其长须而得名,蜀国五虎上将之首 - 关公
- 武圣:与关羽、张飞并称“蜀汉三绝”
张飞 - 猛张飞:
形容其勇猛,蜀国五虎上将之一
- 环眼贼:民间对张飞的戏称
二、其他重要人物绰号
曹操:乱世奸雄、治世能臣
孙权:江东鼠辈
周瑜:周郎,东吴名将
夏侯惇:盲夏侯(因左眼受伤得名)
许褚:虎痴、虎侯,以勇力著称
三、特殊类型绰号
负面评价绰号 - 三姓家奴:
吕布因反复无常被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所利用
- 江东鼠辈:孙权被曹操蔑称
- 曹贼:曹操被部分史学家和民间所贬
道号/自号 - 张角:
太平道人、天公将军(自号)
- 曹操:阿瞒(字)
四、补充说明
正面评价绰号:如“卧龙凤雏”为赞誉之词,体现历史与文学的差异
争议性绰号:如“诸葛村夫”为民间戏称,带有轻蔑色彩
以上绰号综合了文学塑造与历史评价,部分名称如“卧龙”“凤雏”已成为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