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称谓语丰富多样,既有尊称、字号,也有绰号和别称,反映了人物性格、身份和历史评价。以下分类整理如下:
一、尊称与字号
君主与诸侯 - 孙权:江东猛虎、小霸王
- 刘备:刘豫州(袁绍封)、汉寿亭侯(关羽封)
-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奸雄(许劭评价)
文臣与谋士
- 诸葛亮:卧龙、凤雏、水镜先生
- 司马懿:司马老贼(民间称呼)
武将称号
- 关羽:美髯公、武圣(民间尊称)
- 张飞:燕人张翼德、虎痴
二、绰号与别称
以特征命名
- 吕布:飞将、五原郡九原人
- 张飞:燕人张翼德、环眼贼
以行为或性格概括
- 诸葛亮:卧龙、卧龙先生
- 孙策:小霸王、年少英雄
民间流传的戏称
- 曹操:奸雄、孟德
- 孙权:碧眼鼠辈(曹操蔑称)
三、特殊称谓
尊称他人的方式
- 曹操作为诸侯,常被谋士称为“公侯”,如“公侯礼安在”
- 关羽被尊为“武圣”,形成固定称谓
自号与自称
- 张角:天公将军(自号)
- 刘备:汉室宗亲、刘豫州(他人尊称)
四、其他称谓
三姓家奴: 吕布(丁原部将) 常胜将军
锦衣卫:马超(因穿锦衣)
说明:
绰号多为民间根据特征创造,如“卧龙”“凤雏”,既包含赞美也包含戏谑;
尊称多用于文臣或君主,如“治世之能臣”;
自号和自称则体现人物性格,如张角的自号“天公将军”与其宗教信仰相关。以上分类综合了不同人物的身份背景与历史评价,展现了《三国演义》丰富的称谓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