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分析:
一、字面与典故含义
字面直译 该句直译为“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其中“饭否”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询问饮食的委婉表达,实则隐含“能否继续为国效力”的深层含义。
典故出处
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因廉颇老弱,欲免其官职,后经蔺相如劝说,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为试探。赵王实际是想知道廉颇是否仍具备战斗能力,能否重新挂帅出征。
二、在词中的象征意义
自我投射与壮志难酬
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虽年老但仍有报国之志,却因南宋朝廷的猜忌与疏忽而无法实现。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愤贯穿全词。
对时局的批评
通过廉颇的典故,词人暗含对南宋朝廷“用人不当”的愤懑,批评当权者因小人谗言而荒废贤才。
三、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
以古喻今: 辛弃疾借古讽今,使历史人物与现实政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作品感染力。 情感共鸣
综上,此句既是赵王试探廉颇的实语,也是辛弃疾抒发个人遭遇与家国情怀的载体,具有多重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