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扩展内容:由于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学过了部分基础知识,建议在课程中增加一些扩展内容,如将伟人的行为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进行解答。此外,可以加入一些名人轶事,使课堂更有趣味性。
联系现实:在授课过程中,将历史论述与当前现实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并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使用多媒体资源:利用电影、电视剧等多媒体资源,使历史更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注重细节和深入研究:近代史涉及多个领域和细节,建议学生通过深入研究某一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生平,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结合其他学科理论: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提供新颖的表达方式,避免老生常谈。
评价
增强爱国心: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屈辱史,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和自立自强的意识。
明确教学目的:课程应明确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
提高教学实效:需要编订更符合当前学生特点的教材,或采用更富感染力的教学材料,将历史论述与当前现实相联系,利用其他学科理论,改变以学生评教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质量主要标准的状况。
总体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的联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