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秋收谚语反映了当地农民对季节变化和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以下是一些东北秋收时节的谚语:
三春不抵一秋收:
意味着春天付出的努力不如秋天的一次丰收来得实在。
早秋收,晚收丢:
强调秋收宜早不宜迟,否则可能会影响作物的收成。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秋分时稻谷开始变黄,此时应注意预防可能的大风灾害。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白露和秋分时节分别是蔬菜和麦类作物成熟收获的时期。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当天如果天气晴朗,可能预示着秋季作物生长缓慢或收成不佳。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形容秋季收获的棉花和芝麻数量多,难以一一拾起和抖落。
大落大满,小落小满:
意味着作物收获时如果雨多,则收成会饱满;如果雨少,则收成会减少。
若要庄稼好,天天起个早:
强调农民要勤劳,早起劳作以确保庄稼的良好生长和收成。
割到地里不算,拉进场里一半:
说明收获的粮食需要从田里运到仓库才算真正完成,强调了运输的重要性。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形容秋季降雨带来气温下降,人们需要增添衣物以保暖。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指出荞麦的收获时间分别在立秋和白露两个节气之间。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说明在秋分时节收割谷子可能不利于谷物的成熟,而寒露时节收割则更为合适。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预测秋季的降雨与北风的关系,以及这种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强调立秋时节如果没有雨,那么秋季的收成可能会减半。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意味着秋季的降雨对农作物的收成至关重要。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描述不同节气下雨对人们情感的不同影响。
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
指出高粱、谷子和豆类的收获时间。
忙种收大麦:
强调秋季是大麦收获的季节。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
说明秋季是收获核桃、梨和柿子的时期。
这些谚语不仅总结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也体现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适应。通过这些谚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北秋季的气候特点、作物生长周期以及收获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