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鸽子的典故有以下几个:
梁朝伟喂鸽子的传闻
有传闻称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飞机,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但事后有梁朝伟影迷团体考证,发现传闻有误,打飞的去的不是伦敦而是巴黎,报道也没有提到喂鸽子这种细节。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喂鸽子的典故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十分穷困的学生常常饿得没办法,一天,他到公园中散步时,看到有人在喂鸽子,于是也跟着去拣起散落在地上的饭粒喂鸽子。谁知这些鸽子居然变成了人形,闻讯而来的白衣女子告诉他她们曾是多年前被害的无辜受害者,为了感谢他的救济,便告诉他一个考试中的好字,学生考取好名次后,却再也没有看到那些鸽子,换来的只有无尽的惋惜。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善意终将得到回报。
小和尚与师父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讲述小和尚和师父蹲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喂鸽子,老和尚通过喂鸽子的例子,告诉小和尚树虽然看似悠闲,但实际上它们在不停地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非常忙碌。小和尚由此领悟到,如果我们有悠闲的心,那么所有忙碌的事情都可以用悠闲的态度来完成。
石壁寺的老僧与鸽子
在唐代初期的并州,石壁寺的老僧每有余食,就会拿去给小鸽子喂食。转瞬之间,两只雏鸽羽翼渐丰。忽然一天,这两只鸽子竟双双坠堕而逝。老僧在梦中依稀听到有向自己道谢的话语,说他们是前生犯有过失,遂堕为鸽身,承蒙仁者善心喂养,又使他们听闻妙法,幸得人身暇满,定会报答恩情。十个月后,当地某一居士家中产下两位婴孩,家中长者知晓石壁寺老和尚喂养雏鸽的故事,遂为两子取乳名为“鸽儿”。这两个婴孩长成之后,各习礼让,居仁由义,孝顺恩亲,恭敬三宝,曾做出过许多报答石壁寺老僧的善举。
明度大师与鸽子的故事
明度大师是唐朝有名的一位和尚,他有一天梦见两个可爱的小孩子感谢他经常诵经念佛,并告诉他他们即将投胎做人。后来,李家夫妇生下了双胞胎儿子,两个儿子都长得虎头虎脑,一对大眼睛水灵灵的,像是听懂了似的,赶紧咿咿呀呀地应答着。原来,在唐太宗贞观末年,明度大师的禅房里的屋檐下,住了只鸽子,这只鸽子后来生了两只小鸽子,在明度法师的精心照料下长大。
这些典故都以喂鸽子为主题,传达了不同的寓意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