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马骨”是一个 源自《战国策·燕策》的典故,用来比喻珍视人才、招揽贤才的迫切心情。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内容: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燕昭王为了振兴国家、招揽人才,向谋臣郭隗请教方法。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关于古代国君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故事内容
古代有一位国君,想用一千金来购买一匹千里马,但几年时间过去了,仍然一无所获。这时,一个侍臣自告奋勇,向国君申请外出寻找千里马。侍臣好不容易找到一匹千里马的线索,但到达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侍臣用五百金买下这匹千里马的骨头,并带回国君面前。国君大怒,认为侍臣花费五百金买了一堆死马骨头是浪费。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到国君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就会认为国君是真正想要高价买千里马,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事实果然如侍臣所言,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被呈送上来。
寓意
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千金买骨”,用来形容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愿意花大价钱来获得别人看重的东西。
应用
“千金买骨”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常用来形容对人才的极度渴求和重视,以及通过重金吸引人才的策略。例如,燕昭王通过郭隗的建议,最终使得燕国在战国时期一度强盛,就是“千金买骨”策略的成功应用。
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国君对人才的重视,也展示了通过巧妙策略吸引人才的智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