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请问庄子某篇中说

59

“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出自 《庄子·杂篇·盗跖》

在《庄子·杂篇·盗跖》中,庄子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六位被世人尊崇的人物——黄帝、尧、舜、禹、汤和武王,指出他们虽然在外有诸多成就,但在道德上并不完美。其中,关于尧和舜的部分,庄子提到:

尧不慈:

尧有十个儿子,但他选择将帝位禅让给贤人,而不是传给儿子。此外,还有传说称尧曾杀死自己的长子监明,因此被认为不慈爱。

舜不孝:

舜的父母曾多次加害于他,但舜选择了放任自流,并故意让父母的恶名流传,以衬托自己的贤能。因此,舜被认为不孝顺。

禹偏枯:

禹在治水过程中,据说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以至于“偏枯”,即半边身体枯竭。这反映了禹在治水过程中的艰辛和牺牲。

庄子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对圣人道德的过度崇拜的批判,认为这些所谓的圣人实际上也是充满私利和欲望的,他们的行为并不符合真正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