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起源状态的描述,其含义可归纳如下:
基本释义 - 天地玄黄:
指宇宙初开时,天为青黑色,地为深黄色,象征天地初分时的混沌状态。 - 宇宙洪荒:形容宇宙形成前的混沌蒙昧、洪水泛滥的荒芜景象。 - 整体出自《千字文》,是描述宇宙起源的经典开篇。
文化渊源 - 《易经》影响:
“天玄地黄”源自《易经》,后为押韵改为“天地玄黄”。 - 《淮南子》与《太玄经》:“宇宙洪荒”概念融合了《淮南子》对“宇”“宙”的时空观和《太玄经》对“洪荒之世”的描述。
象征意义
- 通过天地、宇宙的对比,体现宇宙从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过程,暗含阴阳、虚实等哲学思想。 - “洪荒之力”常被引申为自然毁灭性的力量,反映古人对自然伟力的敬畏。
现代解读
- 多被用于文学创作,象征宇宙起源的神秘与宏大,如《三体》等作品即引用此句。 - 也体现中华文化对宇宙生成论的独特理解,与西方宇宙观形成对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