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药王孙思邈名

59

药王孙思邈(581年-682年),字子华,号药王,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和道教徒,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以下是关于他的综合介绍:

一、生平与背景

出生与早年

孙思邈出生于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古京兆华原),祖籍陕西。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其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其父母鼓励他广泛阅读医书和经典文献。

求学与从医经历

他早年游历各地,拜访名医学习,后因家贫耗尽家财而立志从医。隋开皇元年(581年)隐居终南山,广泛收集民间医疗经验,著成《千金要方》。唐初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曾为皇室提供医疗服务并参与医药政策制定。

二、医学成就

著作与影响

- 《千金要方》:被誉为“东方医学百科全书”,记载800多种药物使用方法,并详细论述200多种药物的采集与炮制。

- 《唐新本草》:主持编纂的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对中医药学发展影响深远。

药理学贡献

孙思邈是药理学先驱,强调药物与人体阴阳平衡的关系,提出“药王”理念,主张预防胜于治疗。

三、哲学思想与人格

养生哲学

以《养生百字铭》为代表,主张适度饮食、情绪管理、节制饮酒等养生原则,强调“主动掌握健康主动权”。

医德与人格

淡泊名利,多次拒绝高官厚禄,晚年隐居五台山专心著书,被后世尊为“大医精诚”典范。

四、历史地位

孙思邈的医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医药学、道教养生及民间信仰产生深远影响,其“药王”称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