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确认的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具体如下:
一、汉族(人口最多)
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55个少数民族(按字母顺序排列)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侗族
白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满族
瑶族
土家族
拉祜族
水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东乡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
达斡尔族
仫佬族
羌族
31. 撒拉族
32. 毛南族
33. 锡伯族
34. 普米族
35. 纳西族
36. 景颇族
37. 怒族
38. 乌孜别克族
39. 保安族
40. 俄罗斯族
41. 德昂族
42. 裕固族
43. 京族
44. 塔塔尔族
45. 独龙族
46. 鄂伦春族
47. 赫哲族
48. 珞巴族
49. 基诺族
50. 门巴族
51. 布里亚特族(含柯尔克孜蒙古族自治县)
52. 西里尔字母系的俄罗斯人(含中国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人)
53. 其他民族(如藏缅、回辉、仡佬等)。
三、未识别民族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包括僜人、蔡家人、菜族人等,目前按“XX人”标注(如“穿青人”),尚未正式纳入民族名录。
四、文化特色
各民族拥有独特的语言、习俗和传统,如蒙古族马头琴、藏族锅庄、维吾尔族舞蹈等,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