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古诗中,四年级学生可能未学过的作品包括: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通过描写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场景,反映了劳动的艰辛与农民的疾苦。
《贫女》(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以裁缝为视角,批判了劳动成果被剥削的社会现象,表达对劳动者的同情。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展现了农村四月初繁忙的农事活动,体现劳动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采桑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通过家庭劳动场景,展现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这些作品虽涉及劳动主题,但语言或内容较复杂,建议结合注释和背景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