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2021年和2022年退休的划算性需结合个人情况综合考量,主要差异体现在基础养老金、过渡期政策及未来调整潜力等方面:
一、基础养老金差异
计发基数影响 同一地区退休人员,2022年退休的基础养老金因计发基数(如江苏省2022年为8309元)高于2021年(7974元),导致每月基础养老金增加约53.6元。
缴费年限与账户余额
2022年退休者缴费年限更长(多1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更高,进一步推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二、过渡期政策差异
新老办法适用
2021年12月前退休人员多适用“老办法+差额比例”(如2022年调整比例达10%),而2022年退休者可能完全按新办法计算,享受更优待遇。
养老金调整倾斜
新办法下,养老金增长更注重“多缴多得、长缴多得”,2022年退休者因缴费基数和年限提升,养老金增长幅度可能高于2021年退休者。
三、未来调整潜力
计发基数增长
2022年退休者将受益于未来计发基数的持续上调(如2023年预计增长4.5%-5%),而2021年退休者调整基数已定。
延迟退休政策影响
若2025年实施延迟退休,2022年退休者可能延迟至2027年,届时缴费年限和工资待遇进一步提升,但需权衡自由度与收入稳定性。
四、综合建议
经济条件较好者: 优先选择2022年退休,享受更高基础养老金和未来调整空间。 注重自由度者
职业发展期:若2022年后有升职加薪计划,可延迟退休以提升待遇。
最终决策需结合个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及职业规划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