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徐志摩的资料

59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海宁人,是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以下是其主要资料整理:

一、教育背景

国内求学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国外求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获学士学位;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两年深受西方教育影响。

二、文学成就与活动

新诗创作与格律化

1921年回国后开始创作新诗,倡导新诗格律,主张“诗应该是有灵魂的风景”,代表作包括《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等。

社团与刊物

-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创办《现代诗评》周刊,后任《新月》月刊主编。

-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推动新诗格律化运动。

翻译与交流

- 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时担任翻译,促进中英文学交流。

三、职业与生活

教学经历

- 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光华大学等校教授,1930年辞去上海职务后重返北大任教。

家庭与感情

- 第一任妻子为张幼仪,第二任妻子为陆小曼。

- 擅长散文创作,代表作有《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四、历史影响

新月派核心人物:

与厉麟似、郁达夫同为“三大文学青年”,推动中国新诗走向成熟。

浪漫主义诗风:受欧美浪漫主义诗人影响,形成“唯美主义”创作倾向。

文化象征: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追求自由、美”的精神内核。

五、代表作品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

小说与戏剧:《轮盘》《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徐志摩以“诗在远方”为信念,一生游历欧洲,将西方文学理念融入中国新诗创作,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