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格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官方口号,其完整表述为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英文:Faster, Higher, Stronger - Together),拉丁文为 "Citius, Altius, Fortius - Communis"。
一、格言的提出与演变
起源 该格言由法国教育家亨利·迪东于1891年创立的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体育学校首次提出,原为"更快、更高、更强"(Faster, Higher, Stronger),后增加"更团结"(Together)。
完善与标准化
顾拜旦于1913年正式将其纳入《奥林匹克宪章》,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的官方格言。
标志地位
1920年,格言被纳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设计,成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核心内涵
竞技层面
强调运动员在比赛中追求极限、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如"不畏艰险、敢攀高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自我超越
倡导"永不满足、持续进取"的哲学理念,鼓励运动员通过训练突破自我限制,实现"新目标、新境界"。
团结与和平
顾拜旦补充道:"更快、更高、更强"的最终目标是"团结、友谊、和平、进步"。这一理念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
三、历史意义与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格言贯穿现代奥运史,尤其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成为国际体育精神的核心表达。 社会价值
奥林匹克格言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座右铭,更承载着促进国际和平、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