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扬教授一生热爱劳动,其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艰苦环境中的种子采集
高原采集的艰辛
钟扬长期扎根青藏高原,足迹遍布最偏远、最艰苦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江畔、阿里无人区等。他带领团队克服高寒、缺氧等恶劣条件,每天徒步采集植物标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样本采集的执着
- 采集蒲公英等植物时,一抓一把约200颗;
- 对于椰子等大型植物,需采集5000颗样本;
- 新鲜植物必须当天处理,否则易腐烂,常工作至凌晨。
二、科研与教学贡献
学科建设与成果
- 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创建多个“第一”;
- 推动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填补世界种子库部分空白。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16年援藏期间,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人才,建立科研团队并指导研究生;
- 自费为研究生发放生活补助,深受学生爱戴。
三、精神品质与奉献精神
工匠精神
- 对工作一丝不苟,如种子压制标本需反复处理枝叶、清理浆果等细节;
- 16年如一日投身科研,将国家需求视为终身追求。
无私奉献
- 援藏期间多次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甚至带病完成科研任务;
- 2017年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去世,年仅44岁,但遗愿是完成种子收集计划。
四、社会影响与荣誉
获“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称号,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连续17年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钟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用生命诠释了劳动的价值与奉献精神,成为新时代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