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论语学而原文及意思

59

《论语·学而》是儒家经典《论语》的开场篇章,主要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道德观念。以下是原文及详细解释:

一、核心原文与翻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后时常温习和练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

- “学”:

指学习西周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 “时习”:朱熹注为“时常”,强调复习与实践;

- “乐”:内心愉悦的外在表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

- “朋”:

指同门或志同道合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愠”:

怨恨、恼怒,此处指因误解产生的负面情绪。

二、分章要点解析

学习与修养

强调“学而时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复习与实践能获得内在愉悦,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人际关系的处理

- 交友:

以“有朋自远方来”展现对人际交流的重视;

- 处世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体现君子坦然面对误解的胸怀。

品德的根本

有子提出“孝弟为仁之本”,认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德的基础。

三、思想内涵与历史意义

教育理念:

打破官府垄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促进学术普及;

道德观:通过“仁”“礼”等概念构建社会伦理体系,影响后世儒家思想;

人格理想:塑造“君子”形象,强调内修(如“慎独”)与外修(如“信”“仁”)的统一。

四、经典引用扩展

曾子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论语·学而》);

子夏教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见《论语·学而》)。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权威版本,涵盖原文、注释及思想解读,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