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趣味谐音歇后语

59

谐音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形式,通过谐音达到幽默和寓意的效果。以下是常见的谐音歇后语分类整理:

一、生活用品类

1. 一个墨斗弹出两样线——思(丝)路不对

2.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掸子)

3.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麽人都有(仁都有)

二、自然现象类

1. 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2.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3.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三、动物行为类

1. 龙王爷搬家——厉害

2.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3. 猫头鹰戴帽子——想(响)不开

四、生活现象类

1. 一串钱九百九——不成调(吊)儿

2.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3. 穿单衣过三九天——威(畏)风

五、行为比喻类

1. 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2.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法渡)

3.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谐音歇后语的特点是通过谐音双关制造趣味,例如“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中“仁”与“人”谐音,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这类歇后语在民间广泛流传,常用于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