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
一、本义:四通八达的大道
康庄最直接的本义指 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道路,常与“大道”连用,如《史记·孟子荀卿传》中“为开第康庄之衢”(意为开辟四通八达的大道)。这一含义源于《尔雅·释宫》的典故:“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其中“康”特指道路的宽广与畅通。
二、引申义:比喻美好前途
在文学和语境中,康庄常被引申为 比喻光明的前途或远大的前程。例如: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马来车往,络绎不绝。”(形容理想中的繁荣景象)
常与“大道”结合使用,如“康庄大道”(《尔雅》中“六达谓之庄”)
三、其他含义
地名:
存在以“康庄”命名的乡镇(如浙江、福建等地),属于专有名词。
人名/译名:
如少将康庄、书法家康庄等,属于个体名称。
语法功能
作为偏正式名词,康庄可作主语、宾语,含褒义,常用于描绘理想化场景或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综上,康庄的核心意义是 道路的宽广与畅通,并衍生出 比喻前途光明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可作为专有名词使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