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其外号数量庞大且涉及褒贬,以下为整理后的主要人物外号分类汇总(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已去重并筛选典型):
一、曹操相关
雄 (许劭评)曹贼
(挟天子以令诸侯)
白脸贼(戏曲脸谱象征奸臣)
赘阉遗丑(陈琳檄文)
奸雄(部分史书记载)
二、刘备相关
刘皇叔(民间尊称)
中山靖王(汉室宗亲)
仁德之君(后世赞誉)
三、孙权相关
吴主(江东君主)
孙仲谋(史书记载)
四、关羽相关
美髯公(长髯飘飘)
关公(民间尊称)
武圣(后世尊崇)
五、张飞相关
燕人张翼德(蜀汉名将)
公孙瓒麾下的白马将军(实际为公孙瓒本人)
六、赵云相关
常胜将军(战绩显著)
子龙(简短尊称)
七、孙策相关
小霸王(年少威震)
孙仲谋(史书记载)
八、许褚相关
虎痴(曹操赐号,形容勇猛)
九、诸葛亮相关
卧龙(隐居南阳)
诸葛村夫(曹操戏称)
凤雏(徐庶评价)
十、庞统相关
凤雏(徐庶评价)
十一、其他重要人物
吕布: 三姓家奴(张飞所骂)、虎痴(曹操赐号) 袁术
周瑜:公瑾(美称)、小霸王(孙策对比)
司马懿:冢虎(与诸葛亮斗智)
说明
褒贬混杂:
部分绰号如“卧龙”“凤雏”为赞誉,如“三姓家奴”为侮辱;
来源差异:
戏称如“诸葛村夫”出自曹操,而“虎痴”是曹军官方赐号;
历史与演义差异:
如袁术的“公孙瓒麾下的白马将军”实际应为袁术本人,演义中张飞曾以此自谦。
以上外号均出自《三国演义》,部分源于史实,部分为文学加工。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出处,可参考《三国演义》原文或权威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