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的启蒙读物,共250句、1000字,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道德等多方面,分为以下八大部分:
一、总论三才(天地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描述宇宙起源,混沌初开后天地分化。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展现日月运行与星宿分布规律。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介绍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与创世传说。
二、纲常五伦(伦理道德)
君臣:如"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尧舜禅让)。
父子:强调"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孝道)。
兄弟、朋友:倡导"友便辟邪,乐善好施"。
三、治平天下(政治理念)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描绘理想君主状态。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体现暴政与仁政对比。
四、农为治本(经济基础)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自然现象与农事关联。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物产与地理环境关系。
五、行藏有据(修身养性)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强调自我反省与成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品德与行为准则。
六、齐家有道(家庭伦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关系的核心规范。
"夫唱妇随,外受傅训":传统家庭角色分工。
七、结劝勤学(教育理念)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劝勉勤奋与自律。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知识与社会责任。
八、历史纪实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象征祥瑞与仁德。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体现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特色
《千字文》以四字句、对仗工整著称,既包含"盖此身发,四大五常"等伦理教诲,也蕴含"川流不息,渊澄取映"等哲学思考,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