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的文言文,综合历史文献和经典语录,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言
"君子以俭德辟难,以侈恶大"
出自《尚书·大禹谟》,强调节俭是品德的核心,奢侈是最大的恶行。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记载大禹治水时节衣缩食的故事,后演变为成语。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明确将节俭与奢侈对立,成为后世道德教育的核心命题。
二、相关典故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以简朴待客著称,曾因儿媳家来访而亲自准备简单餐食,展现其节俭作风。
司马光训俭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引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劝诫后人珍惜节俭习惯。
三、诗词中的体现
《悯农》
李绅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揭示农耕艰辛,倡导节俭。
《劝学》
颜真卿《劝学》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强调物质与精神满足的平衡。
这些文献从哲学论述到生活实践,多角度诠释了勤俭的重要性,共同构成中华传统美德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