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是一个典型的表示心理状态的成语,主要用于描绘人内心的不安、焦虑或犹豫情绪。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形容心理不安 该成语通过“七上”(情绪高涨)与“八下”(情绪低落)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人在面对选择或压力时的矛盾心理,如“考试前他一直七上八下,焦虑不安”。
引申为杂乱无章
除心理层面外,该成语也可形容事物状态混乱,如“文件整理得七上八下,毫无条理”。
二、使用场景
情绪描写: 常与“忐忑不安”“提心吊胆”等词语搭配使用,如“她听到噩耗后,心情七上八下,整日茶饭不思”。 行为表现
三、其他相关成语
同类表达还包括:
心急如焚(极度焦急)
心乱如麻(形容思绪混乱)
惊恐万状(极端恐惧)
垂头丧气(极度沮丧)
四、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后因《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广泛传播,成为现代汉语中描述心理波动的常用词汇。
综上,七上八下专指人的心理状态,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情绪起伏,是汉语表达中极具表现力的心理描写词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