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下一句是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其完整表述为:
>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补充说明:
原句含义
该句强调通过反复阅读自然能理解书义,体现“熟读”的重要性。董遇以此方法培养弟子,认为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掌握知识精髓。
相关背景
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儒者,以研习《老子》《左传》著称。当弟子不愿学习时,他建议“先读百遍”,并通过“三余”(冬读岁余、夜读日余、阴雨读时余)的方法指导学习。
后世影响
北宋朱熹在《读书要三到》中引用此句,并补充“心到、眼到、口到”的阅读方法,进一步阐释了“自义自见”的过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