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65号码发来的诉前调解短信可信度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况谨慎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短信内容真实性判断依据
具体信息完整性 若短信包含案件编号、当事人姓名等核心信息,并附法院官方联系方式,可信度较高。但需注意,法院更倾向于使用邮寄传票等正式文书,短信通知可能存在例外情况。
官方渠道核实
法院官方途径: 通过12368法院热线或官网查询案件进展。 发送机构确认
二、需警惕的虚假短信特征
信息模糊或矛盾 若短信缺少案件细节(如案号、当事人信息),或与已知事实矛盾(如案件管辖法院错误),需提高警惕。
非官方渠道提示
即使短信声称与法院相关,若未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仍可能是诈骗。例如,银行类短信应直接联系银行官方客服。
三、应对建议
直接联系法院
通过12368热线或官网查询是否收到过诉前调解委托,或联系短信中提到的法院核实。
保留证据并报警
若对短信真实性存疑,可保存短信截图、拨打110报警,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谨慎对待非官方通知
对银行、企业等机构发送的类似短信,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后再做回应。
四、特别说明
1065号码性质: 该号码是银行官方客服热线,但短信内容涉及诉前调解,需结合具体内容判断关联性。 信用卡逾期通知
综上,建议收到此类短信后,优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避免因信息泄露或误操作导致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