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它是一篇四言长文,句句押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朗朗上口,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以下是《千字文》的部分原文及其解释,适合三年级学生诵读和理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解释:
天地初开,宇宙形成,都是混沌未分的状态。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解释:
太阳和月亮有盈有亏,星辰布满天空。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解释:
寒冷的季节来临,暑热的季节过去,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解释:
通过闰月来调整历法,使年份与天象相符合,律吕用来调整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解释:
云气上升形成降雨,露水凝结成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解释:
金属从水中提炼,美玉从山中开采。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解释:
剑名巨阙,珍珠名夜光,都是珍贵的物品。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解释:
水果中的珍品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的珍品是芥菜和生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解释:
海水咸,河水淡,鱼类在水中游,鸟儿在空中飞。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解释:
龙师和火帝是古代的神话人物,鸟官和人皇也是传说中的帝王。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解释:
人类开始创造文字,并穿着衣服。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解释:
古代圣君尧舜禅让王位,治理国家。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解释:
周朝和商朝的开国君主,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吊民伐罪。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解释:
君主坐朝理政,垂衣拱手,国家安定太平。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解释:
君主爱护百姓,臣子服从命令,边疆的少数民族也归顺。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解释:
远近各地的人们都归顺于君王,国家统一。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解释:
凤凰在竹林中鸣叫,白马在田野上奔跑。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解释:
恩泽遍及草木,惠及天下万物。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解释:
人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遵守四大五常(仁义礼智信)。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解释:
恭敬地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敢有丝毫伤害。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解释:
女子追求贞洁,男子力求才能。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解释:
知道错误一定要改正,得到能力不要忘记。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解释:
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解释:
诚信的使者可以反复,器具的容量难以估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解释:
墨子悲叹丝织品被染色,诗人赞美羔羊的温顺。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解释:
行为高尚的人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