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
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命名的“名”不是永恒的名。这句话表达了“道”的不可言说性和永恒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释: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这句话比喻了最高的善应该具备水的品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解释: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这就有了丑了;当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这就有了不善。这句话揭示了美丑、善恶的相对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解释: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跟随。这是永恒的规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释: 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看作草狗;圣人无所谓仁爱,把百姓看作草狗。这句话表达了天地和圣人对待万物和百姓的平等态度。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 说话过多往往会导致困境,不如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中正。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少言多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释: 谷神不死,这是指道的玄妙;玄牝之门,这是指天地的根本。它绵绵不断,像存在又不存在,使用它又不费力。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解释: 天长地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长久。这句话表达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改变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解释: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最终会退回到最初的状态,这是天道的表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
合抱的大树从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九层的高台从一抔抔土堆积而成;千里的远行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这句话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积累性。
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智慧和处世之道。